2019.04.05
離開亞斯文車站後我們驅車前往參觀歷史課本上著名的亞斯文大水壩(高壩),印象中只記得課本上寫說有了它尼羅河才不再氾濫,大大幫助了下游地區的農業灌溉...之類的。
趕緊來感受一下人類文明偉大的產物!(據說建造高壩用的花崗岩是古夫金字塔的10幾倍!)
亞斯文高壩具有調節尼羅河水量的功能。舊壩(又稱亞斯文低壩)是1898年由英國人所建,因設計不足無法完全控制尼羅河氾濫,因此後來埃及政府開始計畫建造新壩,也就是現在來參觀的亞斯文高壩(Aswan High Dam)。
這好像是我們抵達埃及後,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水!!!
出入口及停車場附近不時可以看到荷槍實彈的軍人在巡邏。
照例來一張門票照~
停車場中間有做了一排布告欄,上面有當時建造中的照片。
高壩全長3600公尺,看的出來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工程!
亞斯文高壩於1960開始興建,1964年一期工程完工後,攔河而成的人工湖-納賽爾湖(Lake Nasser)開始蓄水,一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庫(現在是世界第7大),整個興建工程完工於1971年,整整耗時11年的時間。
它的底層寬度是980公尺,頂層寬是40公尺,就像一個超大的梯形~
照片左邊高水位的地方就是納賽爾湖,右邊低的地方就是往尼羅河下游。
聽導遊說亞斯文這裡目前已經5年沒有下雨了
那到底尼羅河的水從哪來的呢?
請看尼羅河流域圖↑↑
尼羅河的源頭是位於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的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它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水源來自直接降雨及周遭數千條的小溪。從維多利亞湖一路往上(照地圖看的話是往上XD),經過無數匯流,從原本的Victoria Nile一直到藍尼羅河Blue Nile和白尼羅河White Nile匯流之後,才成為眾所皆知的偉大長河-尼羅河Nile。
站在壩頂上往水位低的地方看去~
那遙遠的盡頭便是那開羅~
一邊可以看到密集的發電廠。
這裡總共有12組發電機,發電最高峰時占總埃及發電量的一半。
亞斯文高壩到此一遊
P.S. 脖巾示範用法請看最右邊那位,遮住口鼻脖,防風防沙防曬超級全方位。
相較之下另一邊的水庫景色~水真的超多,而且藍的不像話......
不像石門水庫的水看起來都是綠色的XDD
水庫這裡也有發展漁業,但因為離消費市場遙遠,所以收入並不高。
亞斯文高壩不僅兼具農業(解決旱災問題)和工業(發電)效益,還誤打誤撞破壞了埃及伊蚊的生態地,因此杜絕了裂谷熱(某種透過埃及伊蚊傳播的傳染病),使得1980年後裂谷熱在埃及絕跡,也算是一個另類的好處。
不過事情一體兩面啦~有好處就有壞處。
肥沃的泥沙淤積在水庫內,使得水庫蓄水功能降低;下游因為沉積物減少,導致農地跟海堤受到侵蝕......這些基本出現在水庫的環境問題,亞斯文高壩這裡也無法避免。
另外還有一些生態/軍事的隱憂,也是讓人無法忽視。
離開大壩來到附近的埃蘇友好紀念碑,
採蓮花的造型,又稱蓮花塔。
P.S. 埃及的國花是蓮花
第一眼看到它的感覺根本聯想不到什麼蓮花阿~
只覺得這建築物超像外星人要降臨地球的基地之類的XDD
走進來看,五面高聳入雲的尖牆直上天空,
其中一面上面刻著俄文+阿拉伯文,
當初就是為了感激蘇聯資助埃及興建亞斯文大壩,而蓋了這個友誼的紀念塔。
覺得40幾年前的紀念碑可以蓋成這樣真是太厲害了,
這個設計感放到現在一點也不老派!
牆面上還隱約可以看到壁畫。
細看上面的俄文跟阿拉伯文,
下面分別是俄國和埃及的國徽,
右上角則是當時埃及總統Nasser和當時蘇聯領導人的雕刻像。
有沒有覺得Nasser這名字很熟?
OH沒錯~亞斯文大壩蓋好後攔河而成的人工湖水庫就是以他命名的!
做大事的人都想要留名青史~
就像我們擁有眾多的中正路一樣XDDD
參觀完偉大的建設等下要上去尼羅河遊輪check-in囉!